古玩评估 当前位置:首页 > 案例讨论 > 价格鉴定 > 古玩评估
江永勾蓝瑶寨水龙祠壁画文物价值评估

   相对全国而言,由于气候条件的原因,湖南古代彩绘壁画的发现相对较少。然而,湘南一带,特别是地处偏远的永州山乡,却似是个例外。如:道县田广洞村相公祠发现的《出征图》;江华宝镜乡何氏忠烈祠发现的《凯旋图》;道县新车乡八家村海龙庙的《祈雨图》等,尤其是江永县兰溪乡勾蓝瑶寨的总管庙、盘王庙、水龙庙等,均有古代壁画及其遗存发现。

  2016年3月15日至17日,笔者曾配合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李跃龙,馆员陈先枢、龚笃清、左汉中等专家,对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大兴村水龙祠壁画进行了考察调研。考察期间,调研组与当地政府部门深入交流,走访了当地村民,掌握了大量相关资料,对该建筑和壁画的年代、艺术风格和价值,以及如何加强对壁画的修缮与保护,给出了一些基本的建议和意见。其中,对水龙祠古建筑及壁画的断代、艺术内涵及其文物价值,也是目前社会关注度最多的方面。

  一.基本情况

  1.水龙祠现状

  水龙祠总面阔18.2米,总进深49米,占地892平方米。原祠由门厅、牌坊、戏楼、天井、左右厢廊及正殿(或可称神殿)形成一组合院式的建筑群。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,柱梁体系采用硬山搁檩造,屋面为青瓦干摆两坡顶,配置尖山式硬山或由观音兜演变而来的湖南习见的 “猫弓背”硬山墙形式。

  走访表明:历史上水龙祠有记载的大修有两次,一次在清嘉庆十五年(1810),另一次在民国三十八年(1949)重修。然而。近些年的局部性维修、改造工程不断。如:2008年神殿因木柱梁糟朽、房顶垮塌而大量更换过木构件;2012年再次重修过神殿。

  现场勘察:重修后的门厅、牌坊门形制完全改变,原有的历史信息完全中断;神殿柱梁木构架大多新换,原有的木构件及祠内相当于明代早期的石质构件,已在修建中被淘汰(图一)。因此,可资鉴定、比对,用于断代的关键性构件基本无存。

  这些仅存神殿两山墙、后墙以及左厢廊道外墙,即被认定为水龙祠最早的“原状”,壁画侥幸附着于这些尚未改动的墙面上(图二)。

  众所周知,古建筑往往是不同时代的修造积累。根据现存建筑墙体与遗构特征,比对当地明清时期建筑砌砖的常用规格,以及对砌筑灰浆、抹墙灰浆材料的综合分析,调研组将水龙祠目前建筑的相对年代上限定为明代晚期,基本是适宜的。

图一 水龙祠更换下来的明早期石构件

图二 发现壁画的神殿外观

    2、壁画保存现状

 

  水龙庙壁画共计5铺,分别位于主殿前方右边的走廊、主殿的正面及两个侧面的墙壁,高3米,总长116米,总面积达348平方米。在遭受严重损毁后,仍保存有162平方米。

  壁画第一铺,位于右厢廓内壁,画幅部分缺失。

  壁画第二铺,位于神殿的明间后墙,内容基本完整。

  壁画第三铺,位于神殿右次间,内容基本完整。

  壁画第四铺,位于神殿左次间的山墙面上,画幅内容部分缺失。

  壁画第五铺,位于神殿右次间的山墙面上,保存质量较差,漫漶不清。

  值得提及的有三点:根据壁画边框绘制方式,以及矿物颜料风化、衰褪程度的比较判断,五铺壁画的绘制年代基本同时,是为其一。其次,根据壁画中的人群马队均按逆时针方向行进,且画幅框线的高度大体一致的规律,推测水龙祠壁画在其完整时期,可能出现交圈的情形;再次,经现场反复甄别,画面除少量被现代人为破坏外,基本可以排除壁画经后期添加、补绘的情况。

  3、壁画内容

  据村民李成贵回忆,原祠大门内的第一间内塑有二条威猛的神虎;再进第二间里塑有李将军(名正当)、李仙娘(名三女、三娘)、黄将军(名庭龙)等三人神像;进入第三间塑关帝爷的神像;神殿正堂中塑玉皇大帝、王母娘娘等神像。因水龙祠经过多轮建设性破坏,上述形象无存,这些传说仅供参考,不足为据。

  从2011起,先后有湖南大学岳麓书院、厦门大学、中山大学、中南大学纷至沓来,考察壁画的年代及其主题内容,得出过不同的结论。略举数例:有“招安入籍典礼”说;有“祭祀龙神仪式”说;有“斋天(玉皇)大典”说;有“瑶民大起义”说;还有“蓝玉远征云南”说;“建文帝驾临”说,林林总总。见解多出,原因主要是基于画面实在是漫漶难辨,加之探寻者主观失察,轻下结论;或各持一端,或以偏概全所致。

  以中南大学“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”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。认为:壁画属于勾蓝瑶祭祀仪式,比较接近史实。但认定目前水龙庙即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古庙,并以此推导壁画年代为明洪武年间的结论值得商榷。

  根据湖南省文史研究馆专家对壁画内容的初步考察认定:

  第一铺壁画,记录有各色古代戎装及仪仗队人物百余位,画面出现 “敕封水龙庙”、“三军司令”、“番王进宝”及“回避、肃静”等字样。

图三 番王进宝、三军司令

图四 正装清军骑校与杂色头饰的番兵

  第二铺壁画,画幅中部绘以正面龙形象,配置海水、云气,下绘鲤鱼腾越图,四角点缀吉祥八宝图案。本铺壁画正处神殿中轴的最尊位置上,寓意特殊,给人的印象深刻。(图五)

  图五 神殿龙纹、海水、云气等

  第三铺壁画,位于神殿的左次间。主绘麒麟,配云气纹,四角缀绘 “兵书宝剑”等祥瑞图案。

  原神殿左次间推理应当也有壁画,因墙体维修而灭失。

  第四铺壁画,画面人物多达500余位,场面宏大。依各色盔帽、军服、军械、车骑之分,可辨画中人物以各种戎装的马兵、步兵或仪仗兵为主,其间夹绘部分民间祭祀的活动场面,如:出现“赏赐牛酒”乃至“献俘”的特定场面。画面左下侧所绘的水龙祠,对于帮助文物考古工作者追溯水龙庙的建筑历史,辨析原状外观形态尤为重要。(图六、图七、图八、图九)

  从画面行进队列来看,大体分为左、中、右三队,基本按军、兵种排列。人物服饰似以明代特征为主调,但也无可辩驳地出现稍晚的清代服饰人物,甚至出现比明代更早的服饰人物。为此,一度也是引起各界产生误解,断代混乱的一个主要方面。画面文字有“水龙祠”、“三军号令”、“三军司令”、 “风调雨顺”、“五谷丰登”、“回避、肃静”等字眼。

图六 赏赐牛酒 三官赐福

 

图七 赤身敌俘 着凉帽马褂梳辫的清朝官吏

图八 水龙祠山门、牌楼多次出现鳌鱼脊饰

图九 现场遗弃的鳌鱼脊饰

 

  第五铺壁画,由于该画面病害较多,颜料粉化、褪色严重画面模糊而影响观察。经粗略统计,幅画人物至少400多位,主题内容应与第四铺的内容相去不远。

 4、壁画年代推断

  瑶族本无自己的文字,勾蓝瑶内部也几无谱谍可鉴。由于水龙祠改建活动频繁,原生的建筑构件大部分遭到裁汰,对仅存构件及墙砌体形制的判断,只能提供一个相对准确的时段。

  调研组通过对画面个别细节信息解读,认为壁画的主题为:皇帝敕封水龙庙暨瑶王向皇帝进贡的庆典活动。壁画上出现“敕封水龙庙”、“番王进宝”,番王即指当地勾蓝瑶的某位敕封头人及其世袭的后人。既然自诩“番王”,在其祖祠(庙)中见到龙、麒麟瑞兽图案也就不足为怪了(图十)。

  根据壁画人物群中年代表的最晚形象,如出现身着清代服饰的官员、将校、军士的形象,故将壁画上限推定为清代早期的作品。

图十 坐辇车的瑶人头领——番王